挺进!朝着现代化新湖南丨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湘西州未来这样做……
2021-12-28 09:01:42
来源: 观潮的螃蟹 | 编辑:朱柯源 | 作者: 观潮的螃蟹
浏览量:6897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高举旗帜、放眼全局、科学务实、催人奋进,发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号召,吹响了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号角。大会闭幕之后,湖南各市州委第一时间召开传达学习省党代会精神报告会,组织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宣讲,推动大会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11月29日下午,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宣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首站到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在十八洞村精准坪广场,虢正贵与花垣县干部代表、双龙镇全体干部、十八洞村支“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员及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以“院坝会”的方式向大家进行宣讲。湘西州以十八洞村为标杆和起点,在全州范围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浓厚氛围。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用“九个新”总结了过去五年全省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其中提到扛牢“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政治责任,坚持尽锐出战,举全省之力脱贫攻坚,在推动“三个落实”、实施“五个一批”、做到“六个精准”上下足绣花功夫,走出了一条精准、有特色、可持续的脱贫路子,十八洞村成为了全国脱贫典型。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题振奋人心,主题特别鲜明,问题分析精准,答题非常出彩,为湘西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过去五年,是湘西州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减贫人口最多、老百姓增收最快的五年;是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强的五年。如今的湘西,是首倡之地展现首倡之为的新湘西,是享有“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美誉的新湘西,是高铁开通山门大开、联通时代脉搏的新湘西,是优势产业蓬勃兴起、发展潜能加快释放的新湘西,是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新湘西。这五年,十八洞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长到2020年的18369元;村集体收入从2013年的0元增长到2020年的200余万元……十八洞村村支“两委”班子、工作队将思想拧成一股绳,在“精准”上聚焦发力,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全村实现了稳定脱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正在向乡村振兴的路上大步前进。▲ 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黄金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茶园采茶。(杨帆 摄)如今,湘西州的8个县(市)已经全部摘帽,1110个贫困村已经全部出列,65.6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已经全部脱贫。十八洞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湘西州创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鲜活样本”,成为了人类减贫史上的重要地标,成功打赢了一场史无前例、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大决战,十八洞的精准扶贫模式和经验也在全国推广、复制。湘西农业特色产业面积突破400万亩,建成了全国有影响力的富硒猕猴桃基地、椪柑基地、百合基地、优质烟叶基地和全省最大茶叶基地。全州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达70.24%,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级、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达400余个。全州县县通高速,黔张常铁路建成运营,张吉怀高铁建成通车,湘西机场有望明年通航,高铁、航空时代近在眼前。在乡村振兴新的征程上,湘西州坚持“点线面”结合,分类梯次推进,深入实施好产业就业富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育才聚才、乡风文明铸魂、治理效能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六大行动”,努力在提升思想高度、三产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家园、全域文明创建、促进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湘西州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地和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江河源”和“生态源”,既要巩固提升脱贫人口的脱贫成效,又要坚持生态保护建设与扶贫开发、乡村振兴相结合,坚持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提质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湘西州保靖县碗米坡镇沙湾村风光。(供图:湘西州美丽办)如今的湘西,绿色已经成为“主元素”和“主色调”。美丽湘西,正因源源不断地注入绿色活力,更显万千姿态。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湘西,更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力做好建设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利用绿水青山三篇文章。”湘西州林业局局长周拥军表示,将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绿色生态湘西为目标,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推进惠民富民产业发展,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的现代化新湘西和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做出贡献。12月6日,随着张吉怀高铁的正式开通,云端高铁拉近了神秘湘西与外界的距离,也为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12月6日上午,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李长宏 摄)虢正贵表示,湘西州已经打开“山门”,还要进一步打开“心门”。全州上下将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平台和举措,积极拥抱高铁时代,融入国省战略,主动对接市场,扎实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向湘西流动聚集。壮大产业园区、狠抓龙头项目、升级旅游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壮大人才队伍、发展民生事业……成为了湘西州各个县市的重点发展目标。“三区两地”、“五个湘西”、“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等,一大批高频用词指明了发展方向,一大批重点项目即将实施:“四个千亿计划”、“州域经济核心增长极”、“酉水明珠 黄金茶城”、“三特”融合、“四宜”协同、“五区”联动、渝湘高铁、大兴寨水库、湘西港、吉凤融城大道等,将全面带动经济发展。着力构建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主导、农业特色产业为基础、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三区两地”的发展定位,综合分析了湘西州发展基础、发展机遇、发展条件、发展动力,立足时代使命、州情特点,彰显了新担当新作为,把湘西发展的境界、格局、标杆推向了新高度。当下,湘西之美让人惊叹,湘西之变让人盛赞,湘西之好让人向往,湘西之强让人期待。贯彻落实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湘西州着眼长远、把握大势,不断深化对自身发展定位的认识,坚持以系统的观念统筹推进,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以赶考状态跑好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湘西的“第一棒”。
作者: 观潮的螃蟹
责编:朱柯源
来源: 观潮的螃蟹